美國康乃爾大學名譽講座教授、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
巴蘇從律師世家之子,轉身成為全球經濟政策核心人物,也是游走於經濟與哲學之間的哲人型經濟學家。巴蘇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原本被期許繼承父親在地的律師事務所,過上安穩且有尊嚴的職業人生。然而,一場遠赴倫敦政經學院的留學之旅,將他引向了截然不同的命運分岔口,他遇見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社會選擇理論之父阿馬蒂亞・沈恩,從此,他不再只是追求「有效率的答案」,而是鍥而不捨地追問:「在複雜的世界中,何為值得一過的人生?」
他的學術起點立於德里經濟學院,而後轉至康乃爾大學任教,並成為該校名譽講座教授(Carl Marks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他曾擔任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2009–2012),隨後獲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2012–2016),參與全球發展政策與制度設計,試圖在政策與道德之間尋求平衡。他的研究領域橫跨發展經濟學、賽局理論與社會選擇理論,著作多達十餘本,常見於《美國經濟評論》《經濟學季刊》《牛津經濟政策評論》等刊。他同時也是印度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的創辦人之一。
在《理應快樂》中,巴蘇寫的不只是賽局與選擇,更是他一路走來對人性的沉思。他相信,推理不是為了冷酷制勝,而是讓我們在面對混亂與焦慮時,仍能保有尊嚴、誠實與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