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Deco
Go To Top
首頁 > 精選書摘 > 巴菲特投資法:用三大指標找打折股,避開風險、用危機賺取20年超額報酬

我一直記得那年泡沫破裂的畫面。投資人用力撕下自己在牛市時貼上的標籤,從「科技先知」變回「驚弓之鳥」。那時候,我理解了一件事:投資不是比誰更聰明,而是比誰更少被情緒操控。

巴菲特在2000年網路泡沫後的反應,正是這句話的最好註解。當全球投機者高喊「新經濟時代」,用未來十年的夢去換今天的價格,他卻安靜地坐在奧馬哈的辦公室裡,手上握著現金。這不是因為他知道市場何時會崩,而是因為他明白:「價格不等於價值,波動不等於風險。」

在那個人人都為了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進場的年代,巴菲特重新回到老問題:一家公司真正的價值,應該怎麼算?


巴菲特常用一個伊索寓言提醒投資人:「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他說,投資人必須先回答三個問題:

這三個問題背後,對應的就是巴菲特的三大關鍵指標:

1)現金流能見度(cash-flow visibility):企業能否長期穩定產出現金?
2)報酬時間軸(timing of returns):現金流何時回到股東手上?
3)比較基準(benchmark):相對無風險資產,它值得冒險嗎?

在2000年網路泡沫時,許多公司沒有獲利、沒有現金流,只剩下故事。巴菲特拒絕參與這場「賭誰的幻想更大」的遊戲。當所有人為了「成長」犧牲現金流時,他卻堅守現金流折現模型(Discounted Cash Flow, DCF)的原則——即便這樣的思維,在當時看起來「老派」。


巴菲特不是用神秘的公式挑股票,他只靠三個標準。

第一,能長期穩定賺錢的商業模式

他喜歡那些能「睡得著覺」的公司。像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雖然每年被監管限制報酬率只有10%~12%,但它穩定、可預測,而且能持續再投資。巴菲特看中的不是高成長,而是穩定可重複的現金流循環。

第二,有護城河(moat)的產業結構

例如穆迪公司(Moody’s),屬於寡占市場。全球發行債券的公司幾乎都必須找它評級,這讓它的毛利率高、資本報酬率(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 ROCE)驚人。巴菲特形容這樣的企業是「必然企業」(inevitable),即便二十年後依然主導市場。

第三,合理的價格與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

巴菲特並不追求最低價,而是「合理價下的優質公司」。例如CTB國際公司(CTB International),一個默默製造農業設備的「無趣企業」,本益比(P/E)僅10倍。他八年收回成本,之後幾乎全是現金流入。

這些公司共同的特質是:被市場忽略、但有能力自己賺錢。巴菲特說過:「我們寧願以合理價格買進一家好公司,也不願以便宜價格買進一家普通公司。」


在價值投資的世界裡,最危險的不是不懂,而是自以為懂。巴菲特深知,市場不需要天才,只需要紀律。他與蒙格的分工,是投資史上的經典組合——一個找出「林子裡的鳥」,一個負責提醒「別太靠近陷阱」。這樣的策略讓他們在危機後用「慢速致富」的方式,創造出快不起來、也倒不下的財富帝國。

很多人問他:「為什麼不押更多科技股?為什麼不搭上時代?」他的回答簡單卻扎心:「因為我看不懂。」對他而言,避開不了解的產業,不是保守,而是一種節省錯誤成本的智慧。


在《致股東信》中,巴菲特提醒我們:「成功的投資,不在於你能對多少,而在於你能錯多少次還不會死。」市場是最嚴苛的老師。它獎勵那些能控制貪婪與恐懼的人,懲罰那些以為自己能預測一切的人。當別人急著問「哪一檔股票會飆」,巴菲特只問:「這家公司十年後還會在嗎?」他的方法沒有祕密——只是別人嫌慢。而正因為他選擇慢,時間成了最穩定的複利工具。

二十年後回頭看,那些曾被譏笑為「過時」的投資,如今卻成了價值長城的一部分。真正的贏家,不是懂得最多的人,而是最能在混亂中保持理性的人。

投資如同一場長跑,獎牌永遠頒給「犯錯最少的人」。巴菲特用三個問題守住紀律,用三個指標篩選標的,靠一套簡單卻無懈可擊的思維——當別人急著證明自己有多聰明時,他只是靜靜確保自己不會笨到賠光。

巴菲特的對帳單 卷四 感電出版sparkpress

SHARE
  • 8352 Glen Arnold Copy 1024x683 1

    葛倫.雅諾德

    專職投資人。曾任投資學教授與企業財務學教授,雅諾德體悟實戰投資比起傳授投資理論更能令他滿足且學習更多,便轉而成為專職投資人,他利用在資產管理公司Henry Spain打造的投資模組,為自己賺進豐厚的財富,後來他搬至英國萊斯特郡,繼續透過這套模組協助他的客戶累積資產,除了協助他人管理資產外,他還經營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他終其一生致力於研究:「什麼是有效的投資?」他將這些研究寫在自己經營的網站上,你可以到www.glen-arnold-investments.co.uk,看他如何汲取偉大投資人的觀念、學術研究以及企業策略分析。

    他的著作包括英國暢銷投資書籍,以及暢銷的企業財務教科書。著有系列作《巴菲特的對帳單》。
    VIEW MORE
Category Deco
FURTHER READING

精選書籍

  • 《巴菲特的對帳單 套組》the Deals Of Warren Buffett V1234 感電出版 Sparkpress 1
    《巴菲特的對帳單 套組》the Deals Of Warren Buffett V1234 感電出版 Sparkpress

    巴菲特的對帳單(全套共四卷)

    從菸蒂股到打造地表最強現金帝國,巴菲特與波克夏的價值投資進化史
    • 葛倫.雅諾德
      Glen Arnold
  • 《巴菲特的對帳單 卷四》the Deals Of Warren Buffett V4 感電出版 Sparkpress 1
    《巴菲特的對帳單 卷四》the Deals Of Warren Buffett V4 感電出版 Sparkpress

    巴菲特的對帳單  卷四

    以「現金流系統」取代「市場預測」,價值投資的終極哲學
    • 葛倫.雅諾德
      Glen Arnold
  • 書封《學校沒教的通膨真相》how to survive inflation 感電出版sparkpress
    書封《學校沒教的通膨真相》how to survive inflation 感電出版sparkpress

    學校沒教的通膨真相

    從薪水變薄到物價飛漲,搞懂投資與資產配置,賺到財富自由的第一桶金
    • 吳建泳
      오건영
  • Palantir 《科技共和國》The Technological Republic 書封 | 感電sparkpress
    Palantir 《科技共和國》The Technological Republic 書封 | 感電sparkpress

    科技共和國

    硬實力、軟信念與西方未來——Palantir 帕蘭泰爾的思想起源
    • 亞歷山大・卡普
      Alexander C. Karp
    • 尼可拉斯・詹米斯卡
      Nicholas W. Zamiska
  • 書封《讓成交更優雅》Non merci, je regarde 感電sparkpress
    書封《讓成交更優雅》Non merci, je regarde 感電sparkpress

    讓成交更優雅

    與顧客共創故事,法國精品銷售教母的情緒價值課
    • 康絲坦絲・卡維
      Constance Calvet
  • 書封《美股投資大週期》感電sparkpress
    書封《美股投資大週期》感電sparkpress

    美股投資大週期

    從關稅、美債、升降息到AI浪潮,解讀川普2.0時代的致富訊號
    • 成尚泫
      성상현
  • 書封《經濟戰爭時代》 Chokepoints 感電sparkpress
    書封《經濟戰爭時代》 Chokepoints 感電sparkpress

    經濟戰爭時代

    全球經濟如何成為美國的戰爭武器
    • 愛德華・費希曼
      Edward Fishman
  • 書封《為投資人賺錢的ceo長怎樣?》 The Outsiders 感電sparkpress
    書封《為投資人賺錢的ceo長怎樣?》 The Outsiders 感電sparkpress

    為投資人賺錢的CEO長怎樣?

    AI風險的最佳解答
    • 威廉.索恩戴克
      William N. Thorndike Jr.
  • 書封《理應快樂》Reason to be happy 感電sparkpress
    書封《理應快樂》Reason to be happy 感電sparkpress

    理應快樂

    賽局理論與生活之道
    • 考希克・巴蘇
      Kaushik Ba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