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Deco
Go To Top
首頁 > 精選書摘 > 會賺錢的CEO 最擅長的是什麼?比起找資源,他們更懂分配
精選書摘
2025-09-14

你可能不認為自己像個執行長。但如果你要為一間公司、一個品牌,甚至是一份接案人生負責,那你早就身在其中。在商業世界你可能認識不少成功的企業家,他們既不是商學院高材生,也不常出現在財經新聞,甚至不是名門出身,但他們都很會賺錢。若一一比對他們的能力與特質,你會發現一個最大的共通點,不是背景、財力,而是思維:把公司當成一部資本分配機器。

他們的日常,不是參加會議,也不是管理團隊,而是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現在手上這筆資本,要放在哪裡,才會有最大的報酬?這和你是不是坐在總經理辦公室一點關係也沒有。

我們為什麼要認識這些CEO?因為這些人最懂得「如何用錢創造價值」,甚至讓你懷疑,過去學到的經營知識,是不是根本搞錯了方向。

自由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不是盈餘

這些非典型執行長有一個共同信念:自由現金流比帳面盈餘更重要。他們不急著追求市占率或營收,而是要求資本使用的效率。他們衡量績效的方式,不是年度報表上的成長數字,而是每投入一元資本能帶來多少長期回報。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說過:「自由現金流的來源與分配,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職責。」書中的這些人早在巴菲特成名之前就已奉行此道。他們不追求成長為了成長,也不以企業規模大小為榮。他們寧可保持精簡與彈性,只在出現合理價格的標的時果斷出手。

在1970年代的高通膨與經濟衰退時期,他們依然持續併購、持續回購庫藏股,甚至進一步壓縮營運規模。他們的思維不依靠預測,而是建立在對現實狀況的敏感反應與資本報酬計算上。

CEO的任務只有一個:資本配置

當湯姆・墨菲接掌首都城市傳播公司時,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務:不是經營事業的日常細節,而是如何使用資本。

他經營的公司Capital Cities 不設預算流程,也沒有策略規劃部門。公司的核心不是預測,而是反應。墨菲與營運長丹・伯克之間的默契極高:營運交給伯克,墨菲則負責資本分配。他們相信:一位執行長的價值,來自他如何分配公司產生的現金。他們的公司非常精簡,總部幾乎沒有官僚階層,資源集中於有實際產出的單位。Capital Cities 一次又一次地收購電視台,專注於他們熟悉且獲利良好的媒體業務。在每一次的收購後,他們不擴張總部,而是持續強化自由現金流。

墨菲曾說:「我們只是伺機購買資產,聰明地運用槓桿、改善營運,接著就是⋯⋯尋找下一個目標。」他不談願景、感染力,只是專注於「獲利」上,把每一筆資本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辛格頓與庫藏股的徹底實踐

亨利・辛格頓的泰勒達因公司,是企業資本配置史上的異類。他的公司幾乎不發新聞稿,也不接受財經媒體訪問,更不與分析師對話。辛格頓不發股利,極少發行新股,卻以驚人的精準,在股價低迷時大量回購股票,最終讓公司買回了超過90%的流通在外股數。

這不是一時的靈光乍現,而是一種徹底理性的資本哲學。他認為,當自家股價低於內在價值時,最有效的資本運用,就是回購。比起併購不熟悉的業務、或償還低成本債務,他選擇集中火力回到自己手上。

辛格頓的思考方式來自他深厚的數學背景。他偏好數據與靜默勝過評論與熱鬧。他的辦公室幾乎沒有高階主管,公司總部只有幾位人員。他把控制權交給各事業體的總經理,而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現金如何流動,報酬從何而來。

執行長的共通語言,是決策與紀律

會賺錢的CEO可能出現在各行各業、來自完全不同的背景:有人是太空人、有人是寡婦、有人是繼承家業者。他們大多數沒有 MBA,有些甚至是第一次當上 CEO。對於華爾街的遊戲規則,他們毫無興趣,甚至主動迴避。他們不靠群眾魅力,也不以公開發言建立領導權威。

但他們的經營哲學卻高度一致。他們都相信自由現金流是企業價值的根本。他們都將資本配置作為每日最重要的決策。他們都維持精簡的組織結構,把權責下放給真正能創造價值的人。他們不急、不躁、不渴望外界認可。他們看重的是紀律,以及在時間推移下累積的報酬。

這樣的經營風格,不需要華麗的話術或光鮮的媒體曝光。他們靠的只是清楚的原則、冷靜的分析,以及持續不斷的執行。

SHARE
  • William N. Thorndike Jr

    威廉.索恩戴克

    投資機構胡薩托尼克合資公司(Housatonic Partners)的創辦人暨執行董事。曾任教於哈佛與史丹佛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與倫敦商學院。他是史丹佛商學院信託與大西洋學院(College of the Atlantic)的受託管理人、WGBH監督委員會委員,也是社會影響力投資協力組織FARM的創始人之一。擔任多家公司董事。 《為股東創造財富》是索恩戴克以八年時間,帶領哈佛商學院的研究團隊,檢視上千份歷史財報,採訪相關投資人、銀行家、華爾街分析師等百人以上,選出八位近代表現極其傑出、卻特立獨行的執行長,分析他們如何以手中的資源發揮最大的優勢,帶領自己的公司走過難關,使其績效大幅優於同業。
    VIEW MORE
Category Deco
FURTHER READING

精選書籍

  • 科技共和國
    科技共和國

    科技共和國

    硬實力、軟信念與西方未來——Palantir 帕蘭泰爾的思想起源
    • 亞歷山大・卡普
      Alexander C. Karp
    • 尼可拉斯・詹米斯卡
      Nicholas W. Zamiska
  • 讓成交更優雅
    讓成交更優雅

    讓成交更優雅

    與顧客共創故事,法國精品銷售教母的情緒價值課
    • 康絲坦絲・卡維
      Constance Calvet
  • 美股投資大週期
    美股投資大週期

    美股投資大週期

    從關稅、美債、升降息到AI浪潮,解讀川普2.0時代的致富訊號
    • 成尚泫
      성상현
  • 經濟戰爭時代
    經濟戰爭時代

    經濟戰爭時代

    全球經濟如何成為美國的戰爭武器
    • 愛德華・費希曼
      Edward Fishman
  • 為投資人賺錢的CEO長怎樣?
    為投資人賺錢的CEO長怎樣?

    為投資人賺錢的CEO長怎樣?

    -
    • 威廉.索恩戴克
      William N. Thorndike Jr.
  • 2
    理應快樂

    理應快樂

    賽局理論與生活之道
    • 考希克・巴蘇
      Kaushik Basu
  • 4
    大威廉絲全力以赴

    大威廉絲全力以赴

    把成功變習慣,世界冠軍的STRIVE升級策略
    • 維納斯.威廉絲
      Venus Williams
  • 富士坑
    富士坑

    富士坑

    美國製造的真實故事
    • 勞倫斯・塔巴克
      Lawrence Tabak
  • 大凍卵時代
    大凍卵時代

    大凍卵時代

    一場關於選擇、控制與生育自由的真實故事
    • 娜塔莉・蘭珀特
      Natalie Lamp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