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Deco
Go To Top
首頁 > 精選書摘 > 想維持健康,該慢跑還是把運動時間拿去賺未來的醫藥費?一個思考模型幫你做出不吃虧的選擇

很多年前,我不知道從哪裡聽說,「每慢跑十分鐘,你的壽命就會增加八分鐘」。一週五天,每天慢跑半小時,壽命就能增加兩小時;也就是預計可以在地球上多存活兩個小時。只要每週堅持下去,壽命就能大幅拉長。這聽起來太划算了,所以我開始經常慢跑。

後來,有一天我如常的在外面慢跑,突然問起自己,我人生的目標是什麼。或者用賽局理論來思考,我的收益函數是什麼?我想最大化我在地球上的時間,還是最大化我在地球上非慢跑的時間?如果是後者,那麼每當我慢跑十分鐘,我就會失去在地球上非慢跑的兩分鐘。這麼一想讓我差點停下腳步。

在那之後,我好幾次開始慢跑又中途而廢,這不是因為不理性,而是因為我還沒想好我真正的收益函數是什麼。

這個故事的訊息很明確。在做出正確的選擇之前,你需要知道你的收益函數是什麼。這是一個簡單的公理,很值得時不時提醒自己,特別是當我們在生活中面臨困難的決定時,很容易見樹不見林。

運用賽局理論降低生活中不必要的損失

對於印度的孩童來說,到寺廟參拜是有點可怕的經歷,因為經常會有小偷藏身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進入寺廟時必須脫鞋,在那個年代,鞋子通常會堆放在外面。因此你經常會在參拜完後發現──雖然你可能在其他方面得到了神的保佑,但鞋子卻消失了。

高中時我設計出了一個反制小偷的有效招術。印度寺廟通常有多扇門。我的方法是將一隻鞋放在一扇門的鞋堆裡,然後連走帶跳地到另一扇門,把另一隻鞋放在那裡。然後我就可以放心地入內祈禱或參拜神像,而不用擔心鞋子被偷。我把這個方法教給了我的兄弟姊妹和親戚,結果在家族內被譽為護鞋寶典。

這跟賽局理論有什麼關係?實際上,我在想出這個方法之前,我先思考自己想要什麼,然後進一步思考小偷想要什麼。不過,如果小偷也想到了我會用什麼方法來阻止他們,我的策略效果肯定會下降,因為小偷會學會挑選漂亮的鞋子,即使它們不成對,然後再衝到其他門去湊齊一對,幸運的是小偷至今沒有發現我們的家傳祕訣。

你以為只有你有爺爺嗎?

賽局理論最重要的教誨之一,就是不要低估他人的理性。就拿賣帽人的故事來說,有一個賣帽人帶著一大堆帽子,從一個村莊走到另一個村莊。有一天他走到半途決定睡個午覺,於是把貨物都放在樹蔭下。等他醒來後大驚失色,因為所有帽子都不見了。

他發現原來是猴子把帽子都拿去戴了,眼看貨物都沒了,賣帽人氣極敗壞之下,摘下自己的帽子扔在地上。而我們知道,猴子是絕佳的模仿者。所以很快地,所有猴子都把帽子往地上扔,賣帽人鬆了一口氣。他收拾好所有的帽子,繼續賣帽子去了。

四十年後,他的孫子繼承家業,也成為了賣帽人。當他從一個村莊走到另一個村莊時,突然想小睡一會兒。於是,他也放下帽子睡覺去了。當他醒來時,發現帽子又被猴子拿走了。該怎麼辦?這時他想起了祖父的故事。於是他不急不徐地脫下帽子扔在地上。結果有一隻猴子爬下樹,撿起他的帽子,牢牢地夾在腋下,還走到賣帽人面前給了他一巴掌,說:「你以為只有你有爺爺嗎?」

這個故事的教訓就是賽局理論的本質。雖然我們理性,但是沒有考慮到所有其他主體的理性,因而導致決策錯誤。

生活中許多的失敗,來自缺乏換位思考

許多政府福利計畫失敗,不是因為民眾不理性,而是因為設計者忘了執行者,如公務員、警察、地方法官也是有目標、有動機的理性主體。傳統經濟學以為法律可以靠成本改變行為,卻沒考慮,執法的人可能更在意私人好處。當賄賂比罰款划算,法條就淪為紙上談兵。

這不只是制度漏洞,更是思維的盲點:我們太容易把對方當成機器,忘了換位思考。因此成光的社會制度或計畫,不是指責誰不合理,而是更準確、更冷靜地設身處地。減少失敗的關鍵,就是盡可能準確且冷靜地進行同理心練習,它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SHARE
  • Kaushik Basu

    考希克・巴蘇

    美國康乃爾大學名譽講座教授、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 巴蘇從律師世家之子,轉身成為全球經濟政策核心人物,也是游走於經濟與哲學之間的哲人型經濟學家。巴蘇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原本被期許繼承父親在地的律師事務所,過上安穩且有尊嚴的職業人生。然而,一場遠赴倫敦政經學院的留學之旅,將他引向了截然不同的命運分岔口,他遇見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社會選擇理論之父阿馬蒂亞・沈恩,從此,他不再只是追求「有效率的答案」,而是鍥而不捨地追問:「在複雜的世界中,何為值得一過的人生?」 他的學術起點立於德里經濟學院,而後轉至康乃爾大學任教,並成為該校名譽講座教授(Carl Marks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他曾擔任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2009–2012),隨後獲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2012–2016),參與全球發展政策與制度設計,試圖在政策與道德之間尋求平衡。他的研究領域橫跨發展經濟學、賽局理論與社會選擇理論,著作多達十餘本,常見於《美國經濟評論》《經濟學季刊》《牛津經濟政策評論》等刊。他同時也是印度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的創辦人之一。 在《理應快樂》中,巴蘇寫的不只是賽局與選擇,更是他一路走來對人性的沉思。他相信,推理不是為了冷酷制勝,而是讓我們在面對混亂與焦慮時,仍能保有尊嚴、誠實與平靜。
    VIEW MORE
Category Deco
FURTHER READING

精選書籍

  • 2
    理應快樂

    理應快樂

    賽局理論與生活之道
    • 考希克・巴蘇
      Kaushik Basu
  • 4
    大威廉絲全力以赴

    大威廉絲全力以赴

    把成功變習慣,世界冠軍的STRIVE升級策略
    • 維納斯.威廉絲
      Venus Williams
  • 富士坑
    富士坑

    富士坑

    美國製造的真實故事
    • 勞倫斯・塔巴克
      Lawrence Tabak
  • 大凍卵時代
    大凍卵時代

    大凍卵時代

    一場關於選擇、控制與生育自由的真實故事
    • 娜塔莉・蘭珀特
      Natalie Lampert
  • 億萬救援
    億萬救援

    億萬救援

    從白宮壓力到貨幣決策,鮑爾與川普的聯準會權力之戰(全新修訂版)
    • 尼克.提米羅斯
      Nick Timiraos
  • 生成式金融危機 立
    生成式金融危機 平

    生成式金融危機

    當AI接管交易,下一場全球經濟新威脅
    • 詹姆斯.瑞卡茲
      James Rickards
  • 致富的心魔 誠品立
    致富的心魔 誠品平

    致富的心魔【誠品獨家書衣版:永不滿足的史矛革】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drew Wilkinson
  • 致富的心魔 一般立
    致富的心魔 一般平

    致富的心魔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drew Wilkinson
  •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 安努・布拉福德
      Anu Brad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