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Deco
Go To Top
首頁 > 精選書摘 > 為什麼遇到情緒問題時,連經濟學家都很難理性思考?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用賽局理論帶你避開「互動陷阱」

想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理性的前提,就是能做出良好的推理,而要做到這件事,你不必是數學家、賽局理論者或分析哲學家,也不必擁有高智商,幾乎所有人都具備這種能力。主要的障礙是,當我們面臨個人問題、麻煩的朋友、愛管閒事的姻親、可惡的老闆,或是在思考敏感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時,我們的推理能力就會變差。

在與許多傑出的數理經濟學家共事多年後,我得出了上述結論。他們一旦走出數學模型和希臘符號的舒適區,開始談論個人問題、辦公室政治或世界事務,其中許多人的推理能力就變得差勁到令我驚訝。我不想失去朋友,所以這些經濟學家的名字必須保密。

這些互動使我得出一項結論:現實生活中推理的失敗,更多是一種情緒上的失敗。為了驗證這個假設,我在康乃爾大學賽局理論課學生的幫助下,對我在德里經濟學院的學生,進行了一系列非正式實驗,有時也對伊薩卡市中心的普通人進行實驗。

以下是我們所做實驗的一個例子。這些實驗並沒有做科學對照,所以我不打算發表。

基本概念如下。請某人看三個陳述A、B 和C,假設A 和B 為真,然後基於該假設,說出C是真還是假。先使用以下的陳述進行第一個實驗:

A:所有男人都戴帽子。

B:湯姆和約翰都是男人。

C:湯姆和約翰戴帽子。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答對了這一題。他們都回答是「真」。這種邏輯稱為「三段論」(syllogism),流傳自亞里斯多德時代。有趣的是,大多數人都能直覺地理解三段論,並得到正確答案,只要字詞和話題不涉及情緒。

為了驗證這一點,我們可以創造另一個實驗,這也是一個三段論,具有與上面涉及帽子的測試相同的邏輯結構,但這次它處理的是一些不那麼無害的問題。

當我們試圖用理性處理情緒問題⋯⋯

我將這些陳述稱為A’、B’ 和C’,以將它們與A、B 和C 區分開來。

A’:所有生物都只適合做家事。

B’:所有女人都是生物。

C’:所有女人都只適合做家事。

與先前一樣,我們要求受訪者回答,如果A’ 和B’ 都為真,那麼C’ 是真還是假?我們發現,儘管只要求評估邏輯而不是陳述的價值,但說C’ 是假的人數,比在先前的實驗中說C 是假的人數多出許多。由此可見,推理能力不佳,通常代表的不是智力低,而是心理障礙。當人類必須運用邏輯來處理情緒議題時,推理能力就會下降。

我應該補充說明,上述類型的「若—則」陳述,沒有道德或規範內容,沒無關我們認為世界應該如何的暗示,也沒有關於如何行動的建議。在上面的例子中,你推斷若A’ 和B’ 為真,則C’ 也為真,事實上,不會透露你是性別歧視者或是女權主義者。我們可能會對其中一個前提提出質疑──所有的生物真的只適合做家事嗎?但這不會影響命題(proposition)的邏輯。

人生其實是一場賽局,不是一道考題

在我們心中沉睡已久的推理能力,與「賽局理論」(Game Theory)密不可分。賽局理論是關於在其他人──包括你的敵人,有自己的慾望和動機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採取理性的行為,這個理論成立的前提是,每個人同時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

正如賽局理論的重要人物奧曼(Robert Aumann)所說,這一切的核心就是「交互理性」(interactive rationality)。當我們把情緒、制度、他人期待放進推理的等式,生活就不再是單純的選擇題,而是一場動態的賽局。

我們的行動,不只取決於自己想怎麼做,還得預測別人會怎麼反應、社會制度會如何回應。 賽局理論提供我們一個重要觀點:不是「我怎麼選」,而是「在這個互動場裡,我怎麼選才有效?」這個框架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即使我們懂邏輯、有選擇,也會感到不自由、被困住。

透過賽局理論,你只需保持好奇,觀察生活,從朋友、工作、新聞中找出模式,並試著問:如果我是對方,我會怎麼想?如果我預期錯了,又會發生什麼事?透過推理認知世界,並活出誠實與平靜。

SHARE
  • Kaushik Basu

    考希克・巴蘇

    美國康乃爾大學名譽講座教授、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 巴蘇從律師世家之子,轉身成為全球經濟政策核心人物,也是游走於經濟與哲學之間的哲人型經濟學家。巴蘇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原本被期許繼承父親在地的律師事務所,過上安穩且有尊嚴的職業人生。然而,一場遠赴倫敦政經學院的留學之旅,將他引向了截然不同的命運分岔口,他遇見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社會選擇理論之父阿馬蒂亞・沈恩,從此,他不再只是追求「有效率的答案」,而是鍥而不捨地追問:「在複雜的世界中,何為值得一過的人生?」 他的學術起點立於德里經濟學院,而後轉至康乃爾大學任教,並成為該校名譽講座教授(Carl Marks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他曾擔任印度政府首席經濟顧問(2009–2012),隨後獲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2012–2016),參與全球發展政策與制度設計,試圖在政策與道德之間尋求平衡。他的研究領域橫跨發展經濟學、賽局理論與社會選擇理論,著作多達十餘本,常見於《美國經濟評論》《經濟學季刊》《牛津經濟政策評論》等刊。他同時也是印度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的創辦人之一。 在《理應快樂》中,巴蘇寫的不只是賽局與選擇,更是他一路走來對人性的沉思。他相信,推理不是為了冷酷制勝,而是讓我們在面對混亂與焦慮時,仍能保有尊嚴、誠實與平靜。
    VIEW MORE
Category Deco
FURTHER READING

精選書籍

  • 2
    理應快樂

    理應快樂

    賽局理論與生活之道
    • 考希克・巴蘇
      Kaushik Basu
  • 4
    大威廉絲全力以赴

    大威廉絲全力以赴

    把成功變習慣,世界冠軍的STRIVE升級策略
    • 維納斯.威廉絲
      Venus Williams
  • 富士坑
    富士坑

    富士坑

    美國製造的真實故事
    • 勞倫斯・塔巴克
      Lawrence Tabak
  • 大凍卵時代
    大凍卵時代

    大凍卵時代

    一場關於選擇、控制與生育自由的真實故事
    • 娜塔莉・蘭珀特
      Natalie Lampert
  • 億萬救援
    億萬救援

    億萬救援

    從白宮壓力到貨幣決策,鮑爾與川普的聯準會權力之戰(全新修訂版)
    • 尼克.提米羅斯
      Nick Timiraos
  • 生成式金融危機 立
    生成式金融危機 平

    生成式金融危機

    當AI接管交易,下一場全球經濟新威脅
    • 詹姆斯.瑞卡茲
      James Rickards
  • 致富的心魔 誠品立
    致富的心魔 誠品平

    致富的心魔【誠品獨家書衣版:永不滿足的史矛革】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drew Wilkinson
  • 致富的心魔 一般立
    致富的心魔 一般平

    致富的心魔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drew Wilkinson
  •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 安努・布拉福德
      Anu Brad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