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工智慧是中國的太空競賽,那麼依目前局勢中國會贏,而且遙遙領先。在過去兩年中,由於人工智慧已經通過了劃時代重要的轉捩點,而川普政府刪掉了基礎科學和科技研究的資金,傳播人工智慧對勞動力影響的錯誤消息,使得美國與全球的戰略盟友關係疏遠,並多次用關稅招惹中國。
我們很快就會意識到,美國的立法者對人工智慧毫無遠大戰略,對長期的未來也沒有方向。填補缺口是機會主義和商業成功的動力。美國AI巨頭的發展可能會各自蒸蒸日上,但他們並不是個為了聚集經濟軍事力量,彼此協調配合的成果。當然,也不是說他們將會/應該同樣這樣的計劃。
這幾家美國企業躋身九大巨頭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但鮮為人知的是,九大巨頭的美國成員、你的資料、你使用的裝置,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都將發生重大的變化。
二〇一八年夏天,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華納(Mark Warner)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提出一項法案,概述各種控制科技巨頭的建議,當中包括全面制定新法,仿效歐洲積極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GDPR)(譯注:在歐盟法律中對所有歐盟個人關於數據保護和隱私的規範,亦涉及歐洲境外的個人資料出口),以及指定網路平台做為訊息受託人的提案,這麼一來網路平台就必須遵守規定的行為準則,跟對律師事務所的標準很類似。 幾個月後,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推特上連環發文,發表對於隱私未來的情況、大型科技巨頭和美國的想法。十月二十四日,他寫道,企業應該優先保護使用者的隱私,「企業應該體認到資料屬於使用者,我們應該讓世人很容易就能獲得自己個人資料的副本,也可以自行修改、刪除資料,」他繼續說,「每個人都有權讓自己的資料受到保護。」 蘋果察覺到,隱私在美國真的有可能受到監管,所以一直在推廣資料的保護服務,以及在自家手機和電腦作業系統內建隱私的保護功能。
為了換取G–MAFIA的服務內容,我們同意讓自己的資料一直被這些大公司監視。這讓G–MAFIA可以賺錢,然後他們可以改善並擴展提供給我們的服務項目,無論我們是個人消費者,還是公司、大學、非營利組織或政府機構等企業客戶,這是一種以監控資本主義為基礎的商業模式。承認吧,這個商業模式在美國就是行得通,不然美國人早就停用Gmail、Microsoft Outlook和臉書等服務了。為了營運正常,G–MAFIA必須能夠存取我們的資料路徑,這些資料路徑經過探勘、精心篩選並包裝販售。我猜,G–MAFIA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中,你至少用過一項,我就使用了當中數十種功能,並完全了解我真正支付的價格所包含的內容。
這也意味著,再過不了多久,我們就不光信任G–MAFIA使用我們的資料,在其他領域我們也會開始放手交託。當我們從限制領域人工智慧,過渡到能夠做出複雜決策的通用人工智慧時,我們會直接把AI引進我們的藥櫃和冰箱、我們的汽車和衣櫃裡,不久我們就會戴上與網路連線的眼鏡、手環和無線耳機。這將使G–MAFIA能夠為我們自動執行重複的任務、幫助我們做出決策,減輕我們的心力,少花心思慢慢思考。我們與G–MAFIA之間的分隔將會是零度,一旦我們整個生活方式與這些公司交織到密不可分,立法者就無法對這些大公司主張任何真正的權力。但在交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犧牲掉什麼?
封閉的人工智慧聚落
AI從業人員屬於某個特有聚落,他們在北美和中國生活、工作、讀同一所大學、遵守固定的社會規則。這個聚落壓倒性地由相同的成員所組成,他們富裕且受過高等教育;他們的成員絕大多數為男性。他們的領袖無論是執行主管、董事會成員、還是高階管理者也大都是男人,只有極少數例外。在中國,同質性也是個問題,聚落成員主要都是漢人。
而聚落單一化的問題正是他們如此強大的原因。在封閉的團體中,認知偏差會變得更加根深柢固,甚至忽略自我意識。認知偏見取代了理性思考,因為理性思考會讓思考變慢,並消耗更多能量。聚落內部變得愈緊密穩定,他們的團體迷思和行為就愈顯得正常。接下來,我將提供一份值得深思的觀察,供你參考。
AI聚落現在在做什麼?他們正在打造限制領域人工智慧(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簡稱ANI,也稱弱AI)系統,這種限制領域AI能處理單一特定事物,而且表現得跟人類一樣好,甚至更佳。商業用的限制領域AI應用程式以及AI聚落已在生活中替我們做出各種決定,舉凡收發電子郵件、在網路上搜索東西、用手機拍照、開車、申請信用卡或貸款,無所不包。他們的下一步是開發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簡稱AGI,也稱強AI)系統,這套系統將能執行更廣泛的認知任務,畢竟它們是以我們的思考為範本所設計出來的機器。但是,這些AI系統正模仿的「我們」究竟是誰?是誰的價值觀、誰的理想,又是誰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