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Deco
Go To Top
首頁 > 精選書摘 > 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永續藍圖——綠色經濟
精選書摘
2025-04-26

主流經濟學主要處理市場經濟的活動,醫療保健、勞動市場和金融都是其重要領域。一如前面各章的分析,主流的環境經濟學包括外溢效果,也就是市場交易的影響及於市場之外的場域,如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生態系,以及未來的氣候條件。

綠色經濟是經濟學的一支,強調受人類影響的非市場體系裡的行為。 這項研究與當前的研究工作有很多共同點。不過,它對於環境議題能否融入主流經濟學(即「新古典」經濟學)抱持高度懷疑。《綠色經濟》中大量採用的主流觀點認為,環境財和服務就像正常財一樣,只不過遭受到市場失靈之害。從主流經濟學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就是修正市場失靈,然後一切照常進行。例如,如果城市霧霾是二氧化硫排放訂價過低的結果,那麼我們就得為二氧化硫排放物訂定適當的價格,經濟就會跟著適當運作。

支持綠色經濟的四大關鍵修正

雖然這種新古典經濟學的觀點過於簡化,但它確實抓到主流經濟學對重大環境議題的立場。那麼,在傑科布斯與其綠色經濟學的同僚眼中,這個觀點錯在哪裡?從真正的綠色經濟觀點來看,有四項重大缺陷必須修正。雖然我對此並非全面贊成,但它們是綠色精神的內涵,必須謹慎思考。

第一項批評是,偏好(也就是供需裡的需求)沒有反映未來世代的利益。目前的決策是由當今的消費者和當今的選民所決定,未來的世代對此毫無話語權。因此,如果今日的政治人物拒絕採取行動而破壞未來的海洋,未來的選民也無從罷免他們。

第二個相關的缺陷是,金融市場和公共決策沒有適當權衡現在和未來。這種對現時的偏好反映在過高的折現率(包括市場利率)上,一如稍後會討論到的行為偏誤,折現率過高會高估現在的成本、低估未來的利益。世代傾斜意味著確保地球體系未來健康、防範氣候變遷和保存珍貴環境資產的投資利益被低估。我們之所以太小看未來,是因為我們用一副有問題的望遠鏡眺探未來。

第三個重大缺陷是,認為主流經濟學低估了公共財的價值,如環境品質、環境財和服務。這些價值之所以被低估,是因為它們在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下定價過低。例如,某些物種的滅絕可能是因為繁殖種源的價格過低、因而在魚市場裡的價值被低估。這一點套用於全球公共財甚至更有說服力,像是氣候變遷或臭氧層的保護,其市場價格不只是過低,根本為零。這一點雖然必須強調,不過這也是主流經濟學的重要理念。許多公共財有訂價錯誤的問題,而且價格實在過低。在大部分部門和大部分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的價格都是零,遠遠低於社會成本,這個事實正好印證了這個缺陷。

最後一個質疑是主流經濟學輕忽的一個核心面向(多少已為前三項批評所涵蓋),也就是確保永續性或永續成長的需要。永續性在環境主義歷史裡淵遠流長,也擴散到經濟發展領域。就連許多組織都設有所謂「永續辦公室」。「永續性」究竟是什麼?我們要如何衡量永續?我們走在永續的道路上嗎?

永續性的內涵

綠色經濟學與主流經濟學所關注焦點的主要差異,和永續觀念的應用有關。綠色經濟學聚焦於環境消費的核心重要性,而主流經濟學假設,各種財貨和服務組合(非環境的與環境的)才是經濟活動的目標。

首先,主流經濟學家評量的是範疇廣泛的資產、品項豐富的財貨和服務的消費永續性。在這個方法下,較為豐富的資產和財貨可以替代那些變得稀少的資產和財貨。索羅的說明如下:

堅持某些獨特而無法替換的資產本身就應該保存,例如優勝美地(Yosemite),完全站得住腳。但是,那種情況無法普遍適用:「當我們告別世界」,讓它的點點滴滴「一如初見」,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大部分常態的自然資源,我們之所以欲取之,是因為它們有用,而不是為取而取。我們重視的是它們提供可用財貨等服務的能力。

消費者傾向尋找成本較低廉的方法滿足自身的需要,這是替代的基本原則。用價格變低、品質更高的財貨取代價格變高而品質停滯的財貨,以滿足需要,這就是替代。經濟史裡的許多篇章,講述的就是新科技如何創造高品質、低價格的新財貨和服務,以替代原有的財貨和服務。有的篇章描述航空旅行取代火車(火車之前超越的是驛馬車),馬桶取代茅坑,手機取代固網電話,還有電子郵件則是超越了實體郵件。一個合理的問題是:消費替代原則是否處處適用,消費是否有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元素?

這裡,我們看不到清楚的答案,而答案確實會隨著時間演變。大部分人都會同意,社會應該保護某些獨特而無可替代的資產(如優勝美地),以及宗教或文化物件(像是聖殿)。在美國,言論自由、審判權以及投票權是不可侵犯的準則,至少原則上是如此。我們即使身陷絕境、走投無路,也不能賣身為奴。除了最極端的市場基本教義派,沒有人會想為了開採礦產而標售優勝美地,或是為了興建高樓大厦而賣掉紐約中央公園。

紅線應該畫在哪?

但是有些物品並不是不可侵犯的。為了清楚表達觀念,我們把不具神聖而不可侵犯條件的財貨稱為「純經濟財」。索羅解釋道,如此區分的主要原因,在於為未來世代保存純經濟財並不是永續性的要件。過去世代沒有義務為這個世代維持茅坑、驛馬車或煤油燈的最低供給水準,因為我們有更便宜、更理想的替代品可用。

同理,我們也沒有義務對未來世代提供最低數量的馬桶、汽車或笨重的筆記型電腦。永續性的條件是適足的食物、居所和醫療保健。要滿足永續性,我們不是非木材建造的房屋不住——用合成材料建的房屋也可以。我們不是非野生魚不吃——我們也可以接受養殖魚。我們更不是非小房子不住、非大車不開——住大房子、開小車也行。

然而,根據傑科布斯所代表的綠色經濟學立場,某些環境活動和資產屬不可侵犯性質,而不是純經濟財。從他們的觀點來看,提供較低品質的環境服務,讓人得以享受更大量的環境財貨和服務,是不可接受的。例如,生物中心主義觀點或許會主張,主要物種的存在高於經濟利益的取捨,或是主張原林的存在以及未來的原林享趣,不應該為了正常財而被犧牲。

在這裡,不可違反的標準有紅線存在嗎?如果有,那條線應該畫在哪裡?我的回答是,對於社會決策、把某些活動的地位升高到絕對必要,這是一條必須嚴謹界定的紅線。我們應該要問,環境目標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們的功用,還是僅僅因為它們本身。

至於紅線應該畫在哪裡,一些引發熱烈辯論的領域如下。兩個重要領域是物種生存以及防止氣候變遷。我認為,即使我們想要畫一條紅線來簡化決策,社會終究無法逃避成本與利益的權衡。同理,要容許多少汙染,或是保護區的區畫,都沒有明顯的分界線。我們在疫情大流行裡面臨的兩難就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選擇:社會為了減少感染而要封鎖到什麼程度,或是為了就業而要開放到什麼程度。在那些情況裡,我們面臨的道德兩難會引發派系之間強烈而真實的歧異,且最終無法以宗教、環境主義、科學和經濟學來化解。

SHARE
  • Nordhaus William ©fundacion Bbva 作者玉照 1

    威廉・諾德豪斯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經濟與氣候變遷研究的先驅。自1970年代起,致力於估算全球暖化的經濟成本,並首創將經濟與氣候系統整合的「DICE模型」,奠定氣候經濟學基礎。現任教於耶魯大學,曾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委員,研究涵蓋生產力、價格行為、健康經濟學與永續發展。 於2018年與保羅‧羅默(Paul M. Romer)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評審委員會表示,諾德豪斯與羅默的最大貢獻是,設計出能夠解決最基本、也是目前最迫切問題的模型,這個根本問題就是全球經濟的永續成長以及人類福祉。
    VIEW MORE
Category Deco
FURTHER READING

精選書籍

  • 致富的心魔 誠品立
    致富的心魔 誠品平

    致富的心魔【誠品獨家書衣版:永不滿足的史矛革】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n Chen
  • 致富的心魔 一般立
    致富的心魔 一般平

    致富的心魔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n Chen
  •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 安努・布拉福德
      Anu Bradford
  • 魔球投資學金律
    魔球投資學金律

    魔球投資學金律

    少數人才懂的投資市場潛規則
    • 麥可.莫布新
      Michael J. Mauboussin
  • 我全都要
    我全都要

    我全都要

    顛覆大腦二選一慣性的進階思維
    • 溫蒂‧史密斯
      Wendy K. Smith
    • 瑪麗安.路易斯
      Marianne W. Lewis
  • 網站的書封檔案 5
    網站的書封檔案 2

    深海征途2030

    地球最深的拓荒行動,權力、資源與科技的終極賭局
    • 勞拉.特雷特韋
      Laura Trethewey
  • 感電_鋰戰書封2
    感電_鋰戰書封

    鋰戰

    全球能源競爭的未來真相
    • 厄尼斯特.謝德
      Ernest Scheyder
  • 解讀市場預期
    解讀市場預期

    解讀市場預期

    從股價判讀獲得超額報酬(全新修訂版)
    • 阿爾福雷德‧拉帕波特
      Alfred Rappapor
    • 麥可.莫布新
      Michael J. Mauboussin
  • 超智慧,感電出版
    超智慧,感電出版

    超智慧

    AI風險的最佳解答
    • 尼克.伯斯特隆姆
      Nick Bost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