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Deco
Go To Top
首頁 > 精選書摘 > 聯準會對抗通膨背後的代價
精選書摘
2025-04-24

「大」(great)這個字眼通常有正面的意涵,但在經濟學中不見得如此。例如1930年代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與2007–2009年的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期間,失業率飆升,收入大減。美國的大通膨從1960年代中期持續到1980年代中期,造成的經濟衝擊比大蕭條和大衰退這兩「大」時期還小。然而,那個年代卻破壞了美國人對經濟與政府的信心。那個年代的著名象徵是輸油管線,以及傑拉德.福特(Gerald Ford)總統那些出了名無效的「立即打擊通膨」(Whip Inflation Now,簡稱WIN)小徽章(注:福特政府於1974年推出的抗通膨運動,鼓勵民眾成為「抗通膨戰士」與「節能尖兵」,參加者可獲得WIN字樣的小徽章,但效果不彰)。

對聯準會來說,那個年代的運作有好有壞。聯準會面臨政治壓力,而且世人對於貨幣政策該扮演的角色,看法不斷改變。面對1960年代末期與1970年代不斷加劇的通膨,聯準會的反應既遲緩又不夠充分。不過,聯準會在伏克爾的領導下,於1980年代開始積極對抗通膨,並成功把通膨壓了下來。那場勝利的代價高昂,但幫助民眾恢復了對於經濟政策制定的信心,並為二十年來強勁的經濟表現奠定了基礎。

大通膨

1960年代以前,除了戰時及隨後的復員期間以外,通膨在美國很少是個問題。大家的記憶中,美國領土上最嚴重的通膨發生在獨立戰爭期間(各殖民地發行自己的通貨),以及南北戰爭期間南方邦聯的貨幣暴跌之後;但這兩起事件都不涉及聯邦政府發行的貨幣。大蕭條期間,大家擔心的是通縮(物價迅速下跌),而不是通膨。通膨在二戰尾聲曾短暫飆升,韓戰開始時又再度飛漲。但從1950年代初期到1960年代中期,通膨基本上處於停滯的狀態。1952年至1965年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衡量一籃子消費品成本的指標)平均每年僅上漲約1.3%。

這種情況在1966年左右開始改變,當時消費物價意外上漲了3.5%。此後,通膨加速上揚,開啟了長達15年既高又多變的通膨。從1965年底到1981年底,通膨率平均每年超過7%,並在1979年與1980年平均達到近13%的顛峰。美國人既沒遇過如此嚴重的持續通膨,也不喜歡這樣。到了1970年代末期,民調常常顯示,高通膨是民眾最大的經濟擔憂,大家開始對政府的經濟政策愈來愈沒信心。

伏克爾大打通膨

雖然發出這些戲劇性的訊號,但聯準會內外對伏克爾大打通膨的支持卻時大時小,就連伏克爾本人也常對此行動心存疑慮,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時不時頂住強烈的反對意見,並成功降低了通膨。通膨率從1979年與1980年的13%左右,降至1982年的4%左右,並在伏克爾任職聯準會的其餘時間,皆穩定在那個水準。因此,在短短幾年內,聯準會大致上扭轉了15年來累積的通膨上升趨勢。

打敗通膨是一項特別的成就,效益持久,但伴隨而來的代價也非常沉重。1980年經濟短暫衰退並短暫反彈後,1981年和1982年經濟大跌,失業率在1982年11月和12月達到令人痛苦的10.8%高峰。傳統的菲利浦曲線預測,通膨大降將伴隨著失業率大升。如今,這種傳統曲線以更強勁的態勢捲土重來。 1980年第一次發生的衰退比較短,那與一次考慮欠周的信貸管制實驗有關。 1980年3月,聯準會應卡特政府的要求並經總統授權,對銀行和其他貸款人實施信貸管制(伏克爾最初反對這項政策,但後來同意合作)。聯準會要求銀行把每年的貸款成長率維持在7%至9%之間,而且銀行要是貸放某些類型的貸款還得受罰。該計劃的目的是限制整體貸款的成長,尤其是車貸與房貸以外的消費貸款。

這種理論認為,如果信貸可以從所謂「非生產性的用途」移走,或許可以用一種對經濟破壞較小的方式來減少支出與通膨。不過,這個計劃只提供大略的指引,銀行與大眾都搞不清楚哪些類型的貸款可做、哪些不可做,結果導致大家不願以任何形式借款,支出減緩的幅度比預期的還大。當經濟陷入衰退,政府與聯準會便迅速放棄了這個策略,經濟才得以復甦。

SHARE
  • 20242025網站的書封檔案 2

    柏南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2022)、聯準會前主席(2006-2014)、布魯金斯學會的傑出資深學者,著有暢銷回憶錄《行動的勇氣》(The Courage to Act)。
    VIEW MORE
Category Deco
FURTHER READING

精選書籍

  • 2
    理應快樂

    理應快樂

    賽局理論與生活之道
    • 考希克・巴蘇
      Kaushik Basu
  • 4
    大威廉絲全力以赴

    大威廉絲全力以赴

    把成功變習慣,世界冠軍的STRIVE升級策略
    • 維納斯.威廉絲
      Venus Williams
  • 富士坑
    富士坑

    富士坑

    美國製造的真實故事
    • 勞倫斯・塔巴克
      Lawrence Tabak
  • 大凍卵時代
    大凍卵時代

    大凍卵時代

    一場關於選擇、控制與生育自由的真實故事
    • 娜塔莉・蘭珀特
      Natalie Lampert
  • 億萬救援
    億萬救援

    億萬救援

    從白宮壓力到貨幣決策,鮑爾與川普的聯準會權力之戰(全新修訂版)
    • 尼克.提米羅斯
      Nick Timiraos
  • 生成式金融危機 立
    生成式金融危機 平

    生成式金融危機

    當AI接管交易,下一場全球經濟新威脅
    • 詹姆斯.瑞卡茲
      James Rickards
  • 致富的心魔 誠品立
    致富的心魔 誠品平

    致富的心魔【誠品獨家書衣版:永不滿足的史矛革】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drew Wilkinson
  • 致富的心魔 一般立
    致富的心魔 一般平

    致富的心魔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drew Wilkinson
  •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 安努・布拉福德
      Anu Brad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