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泡沫崩潰前,雖已上調了利率,但股價上漲的傾斜度比之前還要大,看到強勢上升的那斯達克指數,我們很難預測到未來15 年會呈現蕭條情況。我們前面談了1970 年代原物料投資的人氣、2000 年代以金磚四國中心的新興國家投資熱潮、2010 年代初期韓國汽車、化學、煉油產業的泡沫化,還有2000 年代初美國那斯達克的泡沫化,這些例子都是長期非常強的集中投資事例,要擺脫這種集中投資所帶來的衝擊必須花費很久的時間。
如果深信新興國家的成長會永遠持續,如果覺得以科技股 主的新經濟會勾勒出不同以往的成長故事,如果相信持續至今的通膨未來也將以目前之勢持續下去,如果這些預期心理深深扎根於眾人的心中,那麼不管局勢如何,集中投資最強資產的情況就會加劇。現在大家擔心通貨膨脹的憂慮很深,而且預期通膨會長期持續下去的心理很強烈,因此市場會極度集中投資在通膨情勢中還能堅持下去的資產。
如果通膨迅速冷卻的話⋯⋯
但是,如果我們篤信的通貨膨脹不會持續下去,而是迅速冷卻的話,那會怎麼樣?在篤信通貨膨脹會永遠持續下去的情況下,市場會過度集中投資特定資產,如果認 時間會讓如此強大的通貨膨脹低頭,或者出現低頭的徵兆,那麼投資資金就可能從集中的資產中迅速流出。那麼怎樣的資產在通膨情勢中算得上是強大的資產呢?我們當然不能漏掉原物料基金。
我們先來釐清一下在通貨膨脹情形下,投資原物料會呈強勁趨勢的原因。強勁的經濟刺激導致需求爆增,雖然市場需要產品供給,但供給的速度很難跟上需求。因各種原因很難找到勞工,所以人工費會上漲,而生產產品需要原物料,因此許多企業同時需要原物料也會成問題。原物料的需求暴增,原物料價格隨之大幅上漲,而且由於通貨膨脹,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心理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原物料價格暴漲,企業一定會緊張,因今後生產產品肯定要以更高的價格購買原物料。
舉例來說,洪吉童公司表示, 了生產三個月的產品,購買三個月所需的原物料是最基本的,但如果原物料價格上漲如此之快,最好提前購買六個月內所需的材料,而不是只買三個月內所需的材料。問題來了,並不是只有洪吉童公司有這樣的想法,其他企業也有類似的想法,所以大家不是只購買三個月的原物料,而是購買六個月的原物料。沒錯,因未來原物料價格可能會上漲,所以會提前購買未來需要的物品。
原物料的價格就是如此暴漲的。那麼站在原物料生產國的立場來看應該會感到欣慰吧?當然,如果價格暴漲到破壞全球供需鏈,那麼可能就會有問題。不過,新冠病毒事件剛爆發時,我們擔心負油價的情況,如果現在原物料價格如此強烈反彈,將會是令人欣慰的事,因為原物料價格上漲可能會獲得更多利潤。那麼原物料生產國有必要提高產量,讓跨國企業盡量能使用到原物料,引導價格下跌嗎?如果稍微減少供應量,原物料價格反而會漲得更兇,這樣一來出口原物料就會獲得更多的利潤,並非一定要大幅增加原物料供給才是好的。是的,不僅需求爆增,供給方面還會持續消極地供應,如此一來,原物料價格上漲趨勢只會更加強勁。
如此上漲的原物料價格會刺激通貨膨脹,那麼現在要討論的就不只是實際原物料的供需,還會涉及到金融投資的領域。投資者們希望在通貨膨脹局勢下,只對強勢資產增加投資,這樣的話,連金融投資的資金都會流向原物料市場。那麼原物料價格會不會暴漲呢?沒錯,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原物料價格就會這樣上漲,因此大家才會認為「如果擔心通貨膨脹,投資原物料就對了」。
投資原物料反而危險?
從過去的例子來看,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投資原物料的成果很好,而現在的原物料價格也是從谷底開始迅速攀升,短期內原物料價格並沒有下跌的跡象。既然通貨膨脹的情形可能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又有很多投資者喜歡投資原物料,那麼資金會不會向原物料投資集中呢?如此一來,原物料價格會因為湧入的資金流而呈現更強的上漲趨勢,大幅上漲的原物料價格又會刺激通貨膨脹加劇,然後通貨膨脹就會變得更強勁,投資原物料的資金又會進一步增加,原物料價格又會再往上漲,刺激更嚴重的通貨膨脹,「原物料、通貨膨脹、原物料、通貨膨脹⋯⋯」的循環就會延續下去。即使美國聯準會從2021 年下半年開始持續預告緊縮,原物料價格也沒有輕易下跌。
通貨膨脹應該會加劇且持續很久,其他類型的資產價格不穩定,但原物料的市場卻非常穩固,由於故事已具備,投資者們集中投資的情況將更加嚴重。但如果原物料價格上漲得如此誇張,通貨膨脹也上升到實體經濟無法承受的程度,那麼中長期來看市場對原物料的需求依舊必定萎縮。實際上在1980 年代、2008 年、2011 年,嚴重的通貨膨脹就壓垮過實體經濟,讓通貨膨脹消退,原物料價格也迅速下跌,我想大家已經清楚看過過去的例子了。
是的,如果通貨膨脹消退,原物料的投資就會立即陷入困境,如果考慮到這種突變的可能性,就會小心地不讓投資過度往原物料那邊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