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Deco
Go To Top
首頁 > 精選書摘 > 打擊通膨又兼顧成長,聯準會怎麼做?

美國聯準會主要有兩項任務,一個是最大化經濟成長,另一個則是維持物價的穩定,聯準會透過調整利率高低,以及運用量化寬鬆等能夠施展的政策來達成這兩個目標。不過雖然目標有兩個,但一般來說經濟成長和物價穩定通常都會往類似的方向發展,所以在實施貨幣政策上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讓我們想一想,假設經濟正出現強勁的成長趨勢,這麼一來人們所得就會增加,消費也會變多,與此同時就會因為需求的增加而伴隨物價上升。也就是說,經濟成長變強,物價也會跟著上漲,成長和物價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但如果因為物價漲得太高而讓國家經濟承受壓力時又會怎麼樣?這樣經濟成長的進程應該會變得遲緩對不對?經濟成長停滯之下,個人所得會減少,而個人所得減少也弱化了消費力道,消費降低又會跟著需求的萎縮一起引發物價下跌的現象。沒錯!經濟成長遲緩也會鋪陳出物價下跌局面。簡單來說,經濟成長強的時候物價上揚,成長力道疲弱的時候物價會下跌。

聯準會最害怕的事

為了擺脫經濟成長遲緩的現象,就需要提振景氣,而為了提振經濟,聯準會必須使出降息等釋出貨幣到市場上的政策,問題是當錢被撒出來後,貨幣的供給會大幅增加,這就有可能觸發物價上漲。

只是在成長趨勢疲弱的情況下,物價也一直無法擺脫低物價的水準,所以能夠比較沒有壓力地為了振興景氣而果敢往市場撒錢;相反的例子也是一樣,當經濟成長力道增強,物價上漲的狀況持續下去,聯準會就會出來調高利率,藉此抑制過熱的景氣以及提前壓抑物價的漲勢,如此一來,景氣過熱的狀況就會稍微減緩,一面倒上揚的通膨也會跟著低下頭來,所以聯準會無須顧慮太多,就能為了克制物價以及為過熱的景氣降溫而出面實施升息等「緊縮」政策。

這些例子都可以稱做是一般的案例,但偶爾也會出現一些例外,1970年代就屬於那種特殊的時期,明明經濟成長處於停滯狀態,但物價卻瘋狂上漲,這樣聯準會在擬定政策的時候應該要瞄準什麼地方?經濟成長停滯所以應該降息,但物價漲幅很大所以必須升息……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應該先升息再降息?……真是矛盾。

最後為了抑制1970年代嚴重的通膨現象,聯準會在1980年代初期調高了將近20%的利率,大量回收市面上的資金,如此一來原本就已經很疲弱的經濟面臨更強勁的緊縮力道,當然更踟躕不前,但就算這樣也沒有其他辦法,因為如果不壓制通膨這個強敵,它可是會繼續賴著不走,讓經濟整體承受巨大的壓力。就是因為當時的痛苦回憶,聯準會才把通膨視為最難纏的強敵,並且樹立了原則,要在通膨成長茁壯之前,就用強勁的緊縮政策挫挫它的銳氣。

然而1980年代聯準會實施強烈的緊縮政策抑制了通膨發展之後,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即將爆發之前,才又出現一次巨大的通膨,接下來將介紹當時的故事。

石油危機召喚出通膨巨獸

2000年代初期推動全球經濟成長的核心動力來自於中國的投資,中國為了促進投資成長,開始大量購買全世界的原物料。此時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展現出製造業的強健姿態,對原物料的需求激增,讓長期維持在低水位的國際油價(WTI)等原物料價格開始大幅上升,這是1970年代以來原物料價格首次出現明顯上升趨勢的時期。

國際油價在1980年代大跌以後,花了非常長的時間才再次回到原點,一路來到2000年代初期才終於揚眉吐氣,並展現出快速的漲勢,而當時美國的金融市場也正值蓬勃發展,開啟非常熱烈的全球市場流動,這波猛烈的市場流動勢必會在某處帶來明顯的成長趨勢,如此一來很自然就流向當時需求快速增加、預期價格會大幅上漲的原物料市場。此時在以中國為首的原物料需求增長與市場流通性激增之下,猛烈的資金流動密切牽動著全球的市場流動,使得全球都出現了勢不可擋的原物料漲勢。

當經濟成長被通膨綁架……

聯準會在這裡被強迫做出選擇了,到底是要先解決經濟衰退的問題?還是要先收拾物價上升的壓力?答案已經出來了,聯準會最後選擇先控制物價上漲的問題。經濟成長放緩的問題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已經長達十年以上了,是個長期交手的的老敵人了,但是一直到目前為止都還是很難說,我們已經擺脫低成長的僵局了,宣布勝利也還為時尚早,而且為了振興景氣就必須要降息,但是美國的基準利率早就掉到史上最低的水準,此外在新冠疫情之後也已經釋放了太多的錢,沒有餘力再繼續放錢了。

然而,物價上漲的特性和低成長有點不同,雖然物價一度漲到40年以來最高的程度,展現出強勁的漲勢,但和2008年及2011年的程度相比,並不像低成長一樣需要透過絕望的長期塹壕戰來迎戰。還有一個重點是,現在如果要想用調升利率來控制物價,那可以調的空間非常大,因為原本貨幣政策就已經放很鬆了,現在能用來緊縮貨幣的手段真的很多。

另外,如果現在預先以控制物價為目的投入眾多緊縮政策,那將來通膨獲得控制以後,要再急迴轉反向促進成長,就有更多的牌可以拿出來用,像是未來如果有需要再放寬放錢的時候,就可以把預先調升的基準利率再度調降。沒錯,如果說聯準會在2021年上半期將焦點放在經濟成長而非物價上升,那麼在物價暴漲的2021年底開始,聯準會就選擇先專心解決物價大漲問題,直到通膨進一步獲得控制為止。

電影中常常會出現人質橋段,現在就讓我們假設成長和通膨就是在這種人質情節裡出現的人物。通膨這個壞人把經濟成長抓起來當人質,並且對著聯準會這個警察大喊:「你如果用太強的緊縮政策把我抓起來,那我手上的人質(成長)就會跟我一起死!」這時候對金融危機以後的長期低成長抱有嚴重創傷的聯準會來說,就很害怕他們用來抓住通膨的緊縮政策會同時瓦解通膨掐在手上的成長,而所有的市場參與者當然也很清楚這點,大家都知道聯準會雖然出面試圖控制物價,但實際上還是很難採取過強的緊縮政策。

現在再回到人質的情節吧,警察(聯準會)對犯人(通膨)拋出了這個警告訊息:「我不會再放過你了,這次會用很強的緊縮政策鎮壓你們!」但這時候犯人如果憤世嫉俗地這樣想:「還不是嘴上說說而已,最後的行動還不是不怎麼樣……」那他想必是不會輕易放過人質了,這麼一來會變成什麼結果?「聯準會控制通膨的行動失敗了,還讓通膨更加強勢,接著就是引發1970年代那般長期的通膨」——聯準會可真的是騎虎難下,只要關注一下經濟成長走勢,通貨膨脹就到處肆虐;而出手控制通膨,成長卻又在地上叫苦了。

但為了避免因小失大,就算控制物價會破壞經濟成長,這次聯準會卻不得不採取比市場參與者預期的程度「稍微更強的行動」,只是我們可以理解「很強的行動」是「很強的行動」,但是「稍微更強的行動」到底是什麼?

SHARE
Category Deco
FURTHER READING

精選書籍

  • 致富的心魔 誠品立
    致富的心魔 誠品平

    致富的心魔【誠品獨家書衣版:永不滿足的史矛革】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n Chen
  • 致富的心魔 一般立
    致富的心魔 一般平

    致富的心魔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n Chen
  •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 安努・布拉福德
      Anu Bradford
  • 魔球投資學金律
    魔球投資學金律

    魔球投資學金律

    少數人才懂的投資市場潛規則
    • 麥可.莫布新
      Michael J. Mauboussin
  • 我全都要
    我全都要

    我全都要

    顛覆大腦二選一慣性的進階思維
    • 溫蒂‧史密斯
      Wendy K. Smith
    • 瑪麗安.路易斯
      Marianne W. Lewis
  • 網站的書封檔案 5
    網站的書封檔案 2

    深海征途2030

    地球最深的拓荒行動,權力、資源與科技的終極賭局
    • 勞拉.特雷特韋
      Laura Trethewey
  • 感電_鋰戰書封2
    感電_鋰戰書封

    鋰戰

    全球能源競爭的未來真相
    • 厄尼斯特.謝德
      Ernest Scheyder
  • 解讀市場預期
    解讀市場預期

    解讀市場預期

    從股價判讀獲得超額報酬(全新修訂版)
    • 阿爾福雷德‧拉帕波特
      Alfred Rappapor
    • 麥可.莫布新
      Michael J. Mauboussin
  • 超智慧,感電出版
    超智慧,感電出版

    超智慧

    AI風險的最佳解答
    • 尼克.伯斯特隆姆
      Nick Bost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