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初期的韓國,家裡買得起汽車、有電視和收音機,就是富裕的象徵,但到了21世紀,生產這些家電、汽車甚至生產纖維、銷售服裝的企業,都不再屬於成長企業的範疇。因為這些產品已經不再是奢級品,全球大多數家庭都擁有汽車、電視,人人也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買到潮流服飾。甚至更新、更好、更便宜,以電視為例,現在每個人家裡幾乎都有一台以上的電視,且比起傳統電視更薄、更大,甚至出現了不看時可收納,觀看時再升起的可捲式電視。不過儘管如此,電視的基本功能沒有太大的改變,因此不能稱得上是「改變世界」的產品,與創新還有一段差距。
兩個策略,透過價值股穩賺長獲利
這些企業不符合創新、成長動能、股息的條件,就不值得投資嗎?答案並非如此。不是只有成長股才有投資價值,當然美國金融中心華爾街也有只投資Apple、Meta、Netflix、Tesla等新創企業的專家,但是股票投資沒有正確答案,只要投資時機合適,透過價值股可以創造比新創企業更亮眼的報酬率。所謂價值股,通常指價值被市場低估的公司,或是營收沒有顯著成長的公司。
首先和觀察到的「成長股」對比,所謂「價值股」的企業可以從兩個觀點來制定投資戰略。第一是瞄準差價,舉例來說如果聽到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擴大或進軍新市場的消息,就可以期待股價增長,調整投資比例。
隨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爆發,大部分的人避免直接到實體門市消費,轉而以線上購物的方式補給必需品,得益於此,全球運輸與物流企業的營收大幅增長,再加上配合新冠疫苗與新藥開發,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準確地配送到世界各國,物流運輸業成為這波疫情之下的大贏家。
全球物流企業聯邦快遞(FedEx),在新冠肺炎危機時以每股120美元成交,僅在2019年因為業績惡化,雖然股價的趨勢並不好,但短短幾個月內就創下了歷史性的新高價22,2020 年6月至10月,約五個月的時間,股價漲幅為240%,2018年以後一直原地踏步的股息,也從2021 年的0.65美元上漲到0.74美元。隨著企業的業績節節攀升,讓多年來平穩的股價也出現大幅的成長。
第二可以瞄準股息,目標是業績增長連帶促進配息增加,以及以長期投資策略為基礎,透過複利效應帶來的高報酬率。正如前述我在星巴克的案例中提到,如果市場達到飽和狀態,企業增長速度必然會放緩。若遭遇這種時期,投資人勢必很難從這樣的企業賺到價差,必須從長期投資的觀點來看事業能否長期持續下去,並考慮該企業的競爭力能否維持,並且從市場規模和市場占有率方面來分析,如此從長遠角度來看,就可以期待五年後、十年後透過複利效應創造出來的驚人報酬率。
可口可樂如何成為巴菲特資產的營養補給?
巴菲特(Warren Buffett)長期投資的可口可樂(Coca-Cola)就是代表性的例子。1986年,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開始收購可口可樂的股份,目前持有可口可樂9.28%的股份(以2021年為基準),這讓巴菲特成為可口可樂公司的最大股東。除了巴菲特之外,可口可樂另外兩名重要的股東是世界級資產運營公司先鋒領航集團(Vanguard Group Inc)和貝萊德公司(BlackRock),都持有超過5%股份。
1980年代後期,可口可樂以歐美市場為中心發展壯大,很快稱霸全球市場,是現今除北韓和古巴以外,在全球都買得到的飲料。你可能會好奇,巴菲特用可口可樂賺了多少錢?截至本書原稿完成(2021年4月)為止,僅股息就達86億美元,當然買股票的費用也必須要考慮在內。據悉波克夏公司到1994年為止,持續地買進可口可樂的股票,若粗略估算,當時的股價約在6美元左右,考量期間的股價波動,以平均10美元為平均收購價格,再以2020年的股息為每股1.64美元來看,殖利率高達16.4%。若與現今定存利率2%相比,這是非常可觀的報酬率。
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的殖利率:1.64 美元/10美元×100%=16.4%
巴菲特在可口可樂的全球成長期開始投資,直到成為價值股的現今為止,持有的股票因為年報酬率高,今後如果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股息也會跟著增加。但是這種投資模式的步調比較長,散戶跟著做可能會覺得無聊、枯燥。但由此可知,根據企業身處不同成長週期,採行不同的投資策略,即使從成長股抱到成了價值股,都能透過長期獲利為自己創造可觀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