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有個小孩子玩的遊戲叫做「相反日」(opposite day)嗎?對於玩這個遊戲的小孩來說,目標是以正常情況相反的方式做事。在這章中,讓我們這些成年人在費用上玩個有點有趣的相反日遊戲。你可以回想操弄盈餘舞弊手法4和5的整個重點不是將費用推到後期,就是只是簡單的讓費用永遠消失。但在相反日的陰謀中,目標是找方法來增加當期的費用。
這樣做涉及兩個基本的原則:(1)不要把資產負債表上的成本保留太長的時間(也就是操弄盈餘舞弊手法4),立刻把它們掃到費用的垃圾桶,以及(2)不要靠著不認列發票而試著隱藏費用(也就是操弄盈餘舞弊手法5),而是要馬上認列所有發票(愈早愈好),而且還要多認列一點,即使實際上只是好玩的假造這些費用。這聽起還很瘋狂,不是嗎?敬請期待,你很快就會完全理解管理階層如何從這樣的遊戲中獲益,而且公司比你以為的更常玩這個把戲。
不當減記當期資產,以免未來產生費用
讓我們短暫回到將資產移到費用的德州兩步舞。如果舞步正確,第一步需要把成本視為資產,放進資產負債表,因為它們代表未來的長期利益。第二步涉及在收到收益時將這些成本轉移到俗話說的垃圾箱(也就是費用)。在第六章〈操弄盈餘舞弊手法4〉顯示第一種將這兩步舞搞砸的方法:從步驟1移到步驟2的速度太慢,或是根本沒有移動。這一章顯示另一個不當跳這兩步舞的方法,這個方法剛好與第六章討論的舞步相反:簡單的將第一步的成本立即移到第二步。換句話說,比適當的時機更早認列費用來減記資產。
▌不當減記延遲行銷成本
你可能還記得,當我們在第六章提到美國線上時,這家公司正努力要顯示出公司有獲利,而且開始將行銷成本和招攬顧客成本資本化,來讓公司轉虧為盈。我們批評美國線上藉著將資產負債表上的正常費用資本化來提高獲利。然後我們發現公司犯下錯誤,把這些成本的認列從一年延伸到兩年,因為這會進一步壓低費用,並誇大獲利。因此,我們回到幾章前的美國線上故事,公司在資產帳戶上標出「遞延取得會員成本」(deferred membership acquisition costs, DMAC,見表9-1)上累積超過3.14億美元。但是這家公司仍然存在一個大問題:這些成本代表明天的費用,而且它們必須在接下來八季中攤提:每一季要從盈餘攤提4000萬美元。考量美國線上的盈餘水準不高(1996年會計年度的營業利益是6520萬美元),每季4000萬美元的經常性費用相當不受歡迎。
因此,三個月後,當遞延取得會員成本的資產激增到3.85億美元時,美國線上轉向B計畫,開始玩起相反日遊戲的版本。美國線上並沒有繼續跳兩步舞,在接下來八季攤提行銷成本,而是改變做法,藉由宣布「一次性費用」,一下子減記所有資產。當然,它必須提出合理的理由,使會計師相信這項資產帳戶突然「損壞」,而且未來無法提供任何收益。因此美國線上宣稱減記資產是反映不斷發展的商業模式所必須採取的做法,這個做法包括隨著公司開發其他營收來源,減少對訂戶費用的依賴。如果說我們對這種解釋只是抱持懷疑態度,那也太輕描淡寫了。
為了清楚說明公司這項陰謀的卑劣程度,讓我們概要說明一下。首先,美國線上決定將正常的獲取顧客成本放到資產負債表上,給投資人一種印象,認為這是一家有獲利的公司,但實際上當時這家公司並沒有獲利,而且還在消耗大量的現金。其次,它將攤提期間從一年延長到兩年,藉由每季對認列的攤銷費用削減一半,來進一步誇大獲利。當然,在這點上,公司知道它仍然面臨非常大的挑戰。藉著使用積極的會計實務,公司成功將超過3億美元的費用推到未來,但沒有使這些費用永遠消失。不過不用擔心,美國線上的魔術師還暗中藏有一項大絕招。為了製造時間幻覺,管理階層用3.85億美元的費用來消除所有迫在眉睫的費用,並簡單的稱其為「會計估計變更」,來淡化重要性。當然你會同意,這些行為是膽大妄為的產物。
▌不當的將過時的產品減記存貨金額
不像美國線上多年來不當的將獲取顧客成本資本化(在開始玩相反日遊戲多年以前),存貨成本一定要資本化,然後要費用化,進行的時間不是在產品銷售的時候(大多數狀況),就是在產品過時減記費用的時候(少見的情況)。最常見的存貨會計舞弊手法涉及到沒有將成本從資產項目及時移到費用項目。這種伎倆自然會低估費用,並誇大獲利。因為我們在這裡玩的是相反日的遊戲,因此我們假設管理階層決定在任何銷售發生前就減記存貨成本,變為費用。
▌留意先前存貨減損費用的回沖
當晶片製造商NVIDIA提列減損費用來減記2016年的存貨價值時,管理階層引進一種新的產品銷售週期,使公司一些舊型的處理器作廢。基於這些考量,NVIDIA大幅增加減損費用,從2014年的5000萬美元、2015年的5900萬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1.12億美元。這些減損價值的估計後來證明過高,因為隔年(2017年)NVIDIA的財報指出,先前減記的產品已經銷售5100萬美元。而且也將2017年誇大的減損費用回沖,使NVIDIA的毛利率提高0.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