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Deco
Go To Top
首頁 > 精選書摘 > 完美主義是一種天賦,活出理想人生的關鍵力量
精選書摘
2025-04-21

我們的婚禮前夕,我和先生決定分開過夜,好讓彼此都可以用最放鬆的方式度過大日子的前一夜。綵排晚宴結束後,我在晚間十點半左右回到家,接著出門遛狗,順便回覆郵件,然後做些健身運動。  運動完,我盡情沖了個澡,重新包裝隔天要送給伴娘的禮物(禮品店的包裝用了太多膠帶,看上去很廉價),再把一些診間筆記歸檔。爬上床後用了約二十分鐘修飾我的婚禮誓詞,之後再收了一遍電子郵件,最後在凌晨兩點多迷迷糊糊睡著。從各方面都可說是一個完美的夜晚。

完美主義者不是身心安定的人,但也沒關係。如果社會上兜售的身心平衡和通用的健康觀念並不適合你這個人,硬是買單不叫健康,叫順從。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所有受夠「乖巧」的女性(這裡和書中所指的女性,包含所有曾經或向來認同自身為女性的人,以及所有在他人眼中是女性的人)。這本書是為了所有願意釋放自己的女性寫的。

完美主義者應該放過自己,學會放棄追求完美──類似的說法你想必聽到都煩了。假如此時此刻你就在諮商室,坐在我對面的沙發上,我會和你心照不宣地對這句話翻白眼。我現在就能告訴你,那是永遠行不通的。在黑板上寫一千遍「我不再當個完美主義者」對外昭告,完全是浪費時間。所以要怎麼做,你才能釋放自己,甚至開始明白你希望的自由是什麼樣子?首先你該做的是,誠實面對你是什麼樣的人。

承認你從來就不甘於平凡的生活──你渴望出眾,你心知肚明。承認有目標驅策,你反而神采飛揚──你需要挑戰,否則無聊很可能會讓你陷入抑鬱。停止貶抑自己、否認自己的天賦──你生來就是為了發光,你其實感覺得到。活到現在,你順應社會觀念對完美主義的描繪,抗拒自己追求完美的傾向。但社會對完美主義的描繪非常歪曲,而且偏頗到不行。開頭不外總是些負面形容(這些形容雖然確有其事,但並不足以涵蓋全面)來證明完美主義是一件壞事,接著便唐突給出結論,認定完美主義者是不健康的,需要矯正過來。

你的問題在於沒有活出整合的自己

有趣的是(更該說不難料到),鼓吹人抑制完美主義心理、接受「美麗的不完美」,這種壓力大多落在女性身上。你聽過男人說自己是「康復中的完美主義者」嗎?賈伯斯或「廚神」戈登,或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執著完美,結果是在各自的領域被譽為天才。女性執著完美能受到稱頌的例子在哪裡?

你可以說瑪莎‧史都華憑藉對完美的偏執建立了一個帝國,她可能是這個時代最受推崇的女性完美主義者。但別忘了,她的公司「瑪莎‧史都華生活多媒體」(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主打:信手拈來的早午餐食譜、豐富的假日消遣活動、流行的色彩調配、婚禮規劃──這些都是固有觀念中主婦的興趣。瑪莎‧史都華能把完美主義盡展在外還獲得熱烈掌聲,沒被人要求她「處事圓融」(比如要她收斂野心),是因為她的興趣停留在女性公開表露野心可以被接受的範圍之內。這都不是巧合。

勸說女性澆熄心中完美主義的聲音會出現,部分原因在於完美主義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和其他力量一樣(財富、文字、美、愛的力量等等),假如不懂如何正確駕馭,完美主義可能會耗蝕你的人生。完美主義可以充分為人使喚,也可以反過來奴役人;這個特點我們也須誠實面對。

我可不可以挑明直說?

我們都知道從前到現在,你的完美主義在生活各方面為難你:工作上、愛情上、審美上、身體上、精神上。那是因為你還不明白,它是一股力量,也是餽贈。你不尊重它,拚命否認有它,將它縮小到只是傾向愛好整潔和準時,雖然真實的完美主義和兩者都沒有太大關係。你愈想推開你的完美主義,它反彈的力道愈大。你怎麼嘗試(試過的方法可多了)都擺脫不了你的完美主義,因為它就是構成你這個人的基本元素。

幸好,你最深層、最強大的構成元素,永遠不會拋棄你。不論你用什麼方法想麻痺、淡化心中那股令你不知所措的強大力量,或千方百計要它安靜,我也都試過。沒事的,謝天謝地,那些方法沒一個管用,你的完美主義依然完好如初。而現在,你有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問題並不在於你是個完美主義者。世界上有些最快樂、傑出、滿足的人也是完美主義者。你的問題在於沒有活出整合的自己。

渴望合乎理想的人生有什麼不對?

女性每一天都會接收到源源不絕的明示暗示,要她「減少」。減少體重,減少欲望,少表現情緒,少答應說好,當然還有少當個完美主義者。這本書要說的是「更多」。活出更完整的你自己,取得更多你想要的結果。

我在紐約市執業多年,諮商過許多完美主義者。本書以此為基礎,以及我在多種不同環境的臨床經驗,包括在Google任在住諮商師、投入在宅治療工作、為成癮康復中心提供諮商。

我長期著迷於探索人奮鬥、成長、茁壯的方法,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本科畢業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完成研究所學業和臨床訓練。此外也在紐約市靈性與心理治療協會(Association for spirituality and Psychotherapy)取得深造證書。於人類發展協會(Institute of Human Development)和加州大學哈門實驗室(Hammen Lab)的研究經驗,點亮了我這廿年來在腦中反覆思索的許多問題。雖然以我對人類建立關係方式的好奇之深,可以想見我心中的疑問永遠會多過於答案,但我努力把至今收集到的答案寫入這本書中。

而我長久以來經常自問的一個問題就是:當有人說「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想表達的究竟是什麼?

完美主義者的口語定義被縮減成:想要每件事隨時隨地保持完美,不完美就渾身難受。

但沒那麼簡單。

當一個人說:「我是完美主義者。」說的並不是他們期待自己完美、別人完美、天氣完美、生活中開展的每件事都合乎期待。

完美主義者是聰明人,明白凡事不可能盡如期待。她們只是常想不通,自己明明深知這個道理,為什麼還是會為事物的不完美深感失望呢。她們不時納悶的是,為什麼自己老覺得像被逼迫似的,必須全力以赴,沒有盡頭。她們有時因此迷惘,忘了自己最一開始努力是為了什麼。她們經常被問到,為什麼不能「像個正常人」享受放鬆。她們想知道的是,除卻成就以外的自己是誰。這些對存在的疑惑,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某一刻都會遇到,只是以不同的形態出現。但完美主義者時時刻刻都會想到這些問題。

放棄虛浮的控制,換得真實的力量

在這本書裡,我把完美主義者區分成五種類型;辨別你是哪一種類型,不僅能解鎖你的天賦,你對內心追求出眾的強烈動力也能有更深的認識。你不會再空耗意志力,強迫自己別當個完美主義者,反而能利用所有新釋放出的能量,為最真實的你自己效力。

本書上半部將拆解完美主義,方便我們詳細認識其組成。第一章會為你介紹完美主義者的五種類型。第二章邀請你認識「適應型完美主義」,這是完美主義的一個有利面向,在研究圈廣為人知,但在身心靈健康業界幾乎未見有人討論。第三章以女性主義觀點探討完美主義。第四章除了闡明控制與權力的差異,也會層層剝開完美主義,深入探究到底什麼是完美主義,怎樣是健康的,怎樣不是。

本書下半部,則說明如何依照對你有益無害的方式,重新建構你的完美主義。第五章你會學到完美主義者的頭號錯誤,第六章會教你怎麼做才好。第七章提供十個關鍵的置換觀點,幫助你盡可能調整至最健康的心態。第八章提出八個行為策略,每個類型的完美主義者都能用以維持進步,促成長遠成長。最末章會回答凡是完美主義者必然會面對的一個問題:我知道我其實能自由做我想做的事,為什麼卻還是覺得舉步維艱?

總結來說,本書希望教你做出這一生最重大的交易:放棄虛浮的控制,換得真實的力量。如果你想找的是一本教你如何修復自身損壞部分的書,那你可能得繼續尋覓。因為這本書探討的是,你很可能根本沒毛病(即便你有第五章會談到的那些自毀習慣)。

我發現人們不喜歡在診療中聽到這句話。除了自戀者不算,前來尋求治療的人,不想聽到自己其實沒事、很好、不同凡響。多數人心中都懷疑自己很糟糕,而且比自己知道的更嚴重。好比你心裡覺得:哎,我不太對勁。前來接受診療就代表你準備好聽自己有多不對勁。大家基本上希望經由專業諮詢,確認自己臨床上損壞得多嚴重。他們期待獲得的幫助,是讓他們能帶著自己多寡不一的缺陷立身處世。

不。認定自己有病後再來投資自己,對你的能量是極不必要的浪費,也是你逃避痊癒的藉口。兩者都不是我的本意。我的用意是把焦點從弱點轉向強項,從矯正行為轉向建立連結,從病理學轉向現象學;從恐懼轉為好奇,從被動反應到積極主動,從消除轉為統合,從治療轉為痊癒。

完美主義不必是心頭大患。你不必消除完美主義的傾向,也可以是個健康的人。如果中途你還是情願回到應該被矯正而非被看見的觀念,停止閱讀這本書也不要緊。每個人準備好接受自己的力量前,不免都會搖擺不定──你當然也可以三心二意。需要更多時間,或者斷然拒絕成長,都沒有關係。我甚至會說,就算從一開始就不想成長也不要緊,只不過這應該不適用於你。因為你是個完美主義者。你關不掉自我提升的渴望。你忍不住要測試自己的極限。你忍不住就是要去捅馬蜂窩。

這是我多年來思索的另一個問題:如果完美主義存在是為了幫助你呢?有些天賦在你懂得使用以前都感覺像是累贅。就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完美主義是你的天賦,而你是降臨在這個世界上的禮物。

SHARE
  • Katherine Morgan Schafler C Eric Michael Pearson 1

    凱薩琳.摩根.舍弗勒

    紐約知名心理諮商師、作家,曾任 Google 紐約分公司現場心理諮商師。她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心理學及臨床評估碩士學位。舍弗勒專注於創傷與心理健康議題,早年在洛杉磯的住院治療中心工作,後在紐約成立私人診所,服務企業EAR諮商並推動心理健康。在《赫芬頓郵報》《富比士》《ELLE》等知名媒體發表專欄,並與紐約大學等機構合作舉辦講座。舍弗勒以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推動公共對話,提升心理健康認知。
    VIEW MORE
Category Deco
FURTHER READING

精選書籍

  • 致富的心魔 誠品立
    致富的心魔 誠品平

    致富的心魔【誠品獨家書衣版:永不滿足的史矛革】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n Chen
  • 致富的心魔 一般立
    致富的心魔 一般平

    致富的心魔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n Chen
  •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 安努・布拉福德
      Anu Bradford
  • 魔球投資學金律
    魔球投資學金律

    魔球投資學金律

    少數人才懂的投資市場潛規則
    • 麥可.莫布新
      Michael J. Mauboussin
  • 我全都要
    我全都要

    我全都要

    顛覆大腦二選一慣性的進階思維
    • 溫蒂‧史密斯
      Wendy K. Smith
    • 瑪麗安.路易斯
      Marianne W. Lewis
  • 網站的書封檔案 5
    網站的書封檔案 2

    深海征途2030

    地球最深的拓荒行動,權力、資源與科技的終極賭局
    • 勞拉.特雷特韋
      Laura Trethewey
  • 感電_鋰戰書封2
    感電_鋰戰書封

    鋰戰

    全球能源競爭的未來真相
    • 厄尼斯特.謝德
      Ernest Scheyder
  • 解讀市場預期
    解讀市場預期

    解讀市場預期

    從股價判讀獲得超額報酬(全新修訂版)
    • 阿爾福雷德‧拉帕波特
      Alfred Rappapor
    • 麥可.莫布新
      Michael J. Mauboussin
  • 超智慧,感電出版
    超智慧,感電出版

    超智慧

    AI風險的最佳解答
    • 尼克.伯斯特隆姆
      Nick Bost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