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Top Deco
Go To Top
首頁 > 精選書摘 > 深海版的權力遊戲,讓小國不惜與美、中、俄等大國對賭的深海拓荒行動

北冰洋的融冰航道與南冰洋的未知資源,正吸引各國在極地展開一場靜謐卻激烈的角力。這不僅是全球經濟與能源版圖的重塑,更可能改變國際秩序。

藏在「科研」背後的資源布局

清晨的北冰洋,冰層正在消融,揭開一條條嶄新的航道。當地一艘俄羅斯破冰船正緩緩駛過,船尾拖曳著最新的聲納設備。科學家在船上忙碌,記錄著海床的地形,這些數據不僅僅是科研的產物,更是俄羅斯在北極強化主權的基石。

隨著北冰洋冰層的迅速融化,新航線的開通成為國際間競爭的核心。俄羅斯早已將北極視為其戰略要地,開發天然氣田、強化軍事設施,並大規模部署破冰船隊。俄羅斯外長更公開強調:「北極是我們的,所有行動都遵循《國際法》。」這種強勢的姿態讓鄰國加拿大與丹麥感到壓力倍增。為了爭奪北極大陸棚的經濟權,各國不惜投入巨資測繪海底,試圖在國際談判中贏得更多話語權​。

但這場競爭不僅限於俄羅斯。中國也悄然參與,提出「冰上絲綢之路」的戰略,與俄羅斯合作建造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隻,並多次派出「雪龍號」科學研究船探索北極。雖然中國官方宣稱其行動以科研為主,但許多西方國家將這視為中國擴展極地影響力的策略。另一方面,美國則選擇以能源開發和軍事部署作為主軸,在阿拉斯加地區加強油氣開採,並積極提升海軍在北極的存在感,防止這片冰冷的水域完全落入對手之手​​。

正在南冰洋深處醞釀的靜謐暗流

在世界的另一端,南冰洋看似遠離喧囂,卻同樣是國際競爭的隱秘舞台。中國已在南極建立多個科學站,其中一些靠近磷蝦密集的漁場。南極磷蝦是生物科技的關鍵資源,從藥品開發到健康食品,它們的商業價值無法估量。儘管國際條約限制了對南極資源的開採,但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等國都以科學研究為名,在該地區積累數據與技術,為未來可能的開發鋪路​​。

俄羅斯則持續強化在南極的存在,其科學站不僅聚焦氣候變遷的數據蒐集,還被外界認為是地緣戰略布局的一部分。美國同樣在南極維持了強大的科學研究能力,利用高精度技術監測極地的環境變化。這些行動看似平和,實則充滿較量意味,南冰洋已成為地緣政治影響力的新戰場。

小國如何在極地發揮影響力

  然而,這場極地競賽並非只有大國的身影,小國也在其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挪威利用其長期以來在北極的地緣優勢,開發了先進的海洋測繪技術,並倡導北極環境的可持續保護。冰島則以其戰略地理位置,成為北極理事會的重要成員,為北極的科學研究和多邊合作提供平台。丹麥憑藉對格陵蘭的管轄權,強調北極資源共享的重要性,同時積極推動旅遊業和低碳經濟的發展。甚至連全球唯一橫跨東西南北半球的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都不惜與民間企業聯手,支持深海採礦,以期翻倍國內GDP。這些國家不僅避免正面對抗,還嘗試通過合作策略在大國之間尋求平衡,發揮其環境與科技的影響力​​。

技術的力量:極地探索的突破

技術創新正在極地競賽中扮演關鍵角色。美國的Saildrone無人載具已多次完成北冰洋的高效測繪,為科學家提供了詳細的地形數據。瑞典的Sabertooth無人載具則展示了在極端環境下的優異性能,成功繪製了南極海域的精密地圖。這些技術不僅是國家實力的象徵,也為未來的資源開發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撐。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技術成為各國爭奪極地主導權的重要武器​​。

國際物流航線即將改變,台灣的機會與風險

北冰洋的融冰航線和南冰洋的資源寶藏,遠不只是極地國家的博弈。對台灣來說,這些全球變化正提供警醒——當國際物流可能因新航線改變時,我們是否準備好提升港口的競爭力?當極地開採技術逐漸成熟,我們是否能發展自主的AI與探測技術,提升海洋治理能力?這場極地競賽並非局外事,而是檢視全球化時代島嶼生存智慧的最佳契機。

SHARE
  • Laura Trethewey

    勞拉.特雷特韋

    國際知名的環境與海洋記者,以敏銳洞察力與扣人心弦的敘事風格聞名。她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創意寫作碩士課程,現任教於加拿大安大略的謝爾丹學院(Sheridan College),曾擔任溫哥華水族館「Ocean.org」的資深撰稿人,長期致力於海洋保育與科學議題的推廣。

    她的代表作《瀕危的海洋》(The Imperiled Ocean)深刻揭示海洋在人類文化、經濟與環境中的多重角色,而在最新作品《深海征途2030》中,特雷特韋踏上探勘船「鸚鵡螺號」(Nautilus),記錄「2030海床計劃」(Seabed 2030)的科學冒險。她深入冷黑深海,親眼見證遙控潛水器(ROV)探索未曾記錄的奇異生物、火山熱泉和千年沉船。書中不僅描繪深海科學的突破,更揭示國家間的資源爭奪、地緣政治的暗流以及商業野心如何形塑深海未來。

    特雷特韋以獨特的視角解讀深海議題,其文章常見於《華爾街日報》、《史密森尼雜誌》、《衛報》、《大西洋月刊》和《環球郵報》等國際知名媒體。
    VIEW MORE
Category Deco
FURTHER READING

精選書籍

  • 致富的心魔 誠品立
    致富的心魔 誠品平

    致富的心魔【誠品獨家書衣版:永不滿足的史矛革】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n Chen
  • 致富的心魔 一般立
    致富的心魔 一般平

    致富的心魔

    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 安德魯・威金森
      Ann Chen
  •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數位帝國

    全球科技監理之戰
    • 安努・布拉福德
      Anu Bradford
  • 魔球投資學金律
    魔球投資學金律

    魔球投資學金律

    少數人才懂的投資市場潛規則
    • 麥可.莫布新
      Michael J. Mauboussin
  • 我全都要
    我全都要

    我全都要

    顛覆大腦二選一慣性的進階思維
    • 溫蒂‧史密斯
      Wendy K. Smith
    • 瑪麗安.路易斯
      Marianne W. Lewis
  • 網站的書封檔案 5
    網站的書封檔案 2

    深海征途2030

    地球最深的拓荒行動,權力、資源與科技的終極賭局
    • 勞拉.特雷特韋
      Laura Trethewey
  • 感電_鋰戰書封2
    感電_鋰戰書封

    鋰戰

    全球能源競爭的未來真相
    • 厄尼斯特.謝德
      Ernest Scheyder
  • 解讀市場預期
    解讀市場預期

    解讀市場預期

    從股價判讀獲得超額報酬(全新修訂版)
    • 阿爾福雷德‧拉帕波特
      Alfred Rappapor
    • 麥可.莫布新
      Michael J. Mauboussin
  • 超智慧,感電出版
    超智慧,感電出版

    超智慧

    AI風險的最佳解答
    • 尼克.伯斯特隆姆
      Nick Bostrom